一、应用背景
翡翠为了抛光需要使用石蜡,所以填有石蜡的翡翠仍是A货,但是填充了AB胶、环氧树脂等却是以次充好的翡翠B货,AB胶、环氧树脂与石蜡的分子结构不同,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拉曼特征峰。所以,只要在拉曼光谱中检测到了AB胶、环氧树脂等的特征峰就可以鉴定该翡翠样品为B货。
红外光谱仪检测,分析这些翡翠饰品不同颜色矿物的成分,可以判断出翡翠颜色来自后期加工的化学染料,基本上可以判定为非A货。
2、 检测方法
透射法:适用于透明度较高、体积较小的翡翠成品,可直接透过样品检测。
粉末法:针对体积较大或不透明的翡翠原料,需将样品研磨成粉末后检测。
常规鉴定:
• 肉眼观察:通过自然光或人工光源照明,观察宝石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等特征。
• 放大检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宝石的内外部特征,如裂隙、包体、应力裂纹等。
• 折射率测量:通过测量光在空气或真空中与在宝石材料中传播速度的比值来确定宝石的折射率。
• 多色性检测:非均质彩色宝石由于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而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
特殊鉴定:
• 热反应法:适用于琥珀、塑料等低熔点珠宝玉石,通过观察样品熔融的难易程度和气味来判断。
• 化学反应法:利用稀盐酸、乙醚等试剂检测宝石与特定物质的反应程度。
• 摩氏硬度法:根据相对硬度判断珠宝玉石的硬度等级。
• 红外光谱分析:利用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对珠宝玉石的组成或结构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此外还有利用紫外荧光测试、拉曼光谱分析、光束增强原子发射光谱(IBA)和质子增强拉曼散射(PIGE)、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等方式对宝石进行无损检测,能够高效且准确地分析出宝石的化学成分与结构,为宝石的鉴定提供有力支撑。
三、检测原理
红外光谱仪鉴定翡翠主要通过分析翡翠在红外光区域的吸收特征,区分天然翡翠(A货)与经过处理的翡翠(B货、C货等)。以下是具体方法:
1、检测原理
红外光谱仪利用不同分子键(如Si-O、C-H等)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生成独特的“光谱指纹”。天然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矿物(NaAlSi₂O₆),其在800-1200 cm⁻¹波段有明显的Si-O伸缩振动吸收峰。而经过处理的翡翠(如B货)因含有充填的有机物(如环氧树脂),会在2800-3200 cm⁻¹波段出现特定吸收峰。
2、关键吸收峰
• B货翡翠:在2800-3200 cm⁻¹波段存在吸收峰,尤其是3040 cm⁻¹和3060 cm⁻¹(苯环C-H伸缩振动特征峰),是区分B货与A货的关键依据。
• A货翡翠:该波段无吸收峰,但可能因抛光蜡存在2880 cm⁻¹、2925 cm⁻¹、2970 cm⁻¹吸收峰,需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判断。
光纤光谱仪通过分析这些光谱数据,可以获取宝石的光学性质和化学成分信息。
四、测试步骤
光纤光谱仪在宝石检测中的具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准备阶段:确保宝石样品表面清洁,无杂质干扰。同时,准备标准样品用于建立光谱数据库或进行比对分析。
• 仪器连接与设置:将宝石样品与光纤光谱仪连接,选择合适的光源和检测器,并设置光谱扫描参数(如波长范围、扫描速度等)。
• 光谱扫描:启动光谱仪,对宝石样品进行光谱扫描,获取其光谱数据。
• 数据分析:利用光谱仪软件对获取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与标准光谱数据库进行比对、计算相关参数(如折射率、吸收谱等)等,以判断宝石的种类、真伪和质量
五、红外鉴玉的优势
✅ 非破坏性检测:无需切割或破坏玉石表面
✅ 快速高效:短时间内出结果
✅ 高准确率:可识别B货、C货、玻璃仿品等各种造假方式